气泡音怎么练,慢性咽炎发不出气泡音( 二 )



我有一个方法能比较好的发小舌音或大舌音,仅供大家参考

1
首先说一说舌头颤动的方式
不管大舌头还是小舌头都是靠震动发声的

那么人要让舌头颤动的话就得靠气息来支持
而中国人的口腔和西方人的口腔就不同
不仅是西方人
和离咱们比较近的蒙古人的口腔和汉人也不一样

中国人的口腔比较小空间比较小
和所以中国的民族歌声是属于甜美的有点窄的声音
很有味道的
但是西方的歌大家也多多少少听过
他们的声音条件根本唱不了中国的民歌
他们的声音比较厚比较宽
所以
歌剧,美声是他们比较喜欢的 。

他们头腔口腔使得他们需要有很多起来支持头腔和口腔的共鸣
从而从小就会习惯大气息来支持他们的语言
加上身材高大
这样很多的气息对西方人没什么费劲的,足够让大小舌头颤动了

气息是个很重要的因素
要发出小舌音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用点气力

2
那么如何能比较轻松的把小舌头或大舌头“吹”动呢

也是有的

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深呼吸
当吸气的时候腹部向前突出腰部收缩

当呼气的时候腹部向前收缩腰部扩张

要迅速一点
呼气的时候让气去吹小舌头
刚开始可能比较费劲
别着急
如果初期伴有“咳痰”“h”的声音
别担心先发出颤动的声音别管别的声音了

这就是很简单的方法

这里有几点提示:1其实大家的小舌大舌音法的都是对的,但是就是气息不够,
只要多用点劲就基本可以发出来单个的“r”
2有同学的大舌音要伴随着“t”“d”的声音
也是一样的道理,大家之所以发出"t""d" 的声音是因为
那是一个憋气的过程让自己的大舌头顶住了上牙膛,你们可以试一试
先顶住上牙膛但是别发声音,就是先别吹气,然后把舌头从上牙膛离开
一点,再吹气,要用比较大的气,因为大舌头开始会有点硬,所以的
花点力气 。
3如果大家没有看明白的也可以在论坛上问我,文字表达这个还是不是很强

有些同学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有些人天生不能颤舌头”
其实这不是肯定的
为什么呢?
大舌头的颤音有可能不能
因为大舌头有舌脐带,就是舌头下面的一根“筋”
有些人的舌脐带比较短,大舌头可能抬不了多高,达不到颤动
的“尺寸”,嘿嘿

可是小舌头因该是比较好的
每个人的小舌头都是“倒挂”在那的
小舌头的颤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气息的推动

这样就请大家放心
小舌音是很容易发出的
只不过要费点劲
就像宝剑未开刃一样
得开了刃才能发出全部的功能

“气息”这个词好像很抽象很难很专业
其实很容易
说白了就是呼吸
咳痰可能使大家都要经历的事,别不好意思
大家努力啊

最好咱们这个班都能说出标准的德语
这个“r”很快就会拿下的
大家加油阿!!!

哈哈
但吹的时候,要上一定要用劲阿
初学气泡音求详细的练习方法 1、 什么是“气泡音”?
最初的“气泡音”是微弱的气流通过喉腔时,将闭合的声带中间部分吹出一个小洞,由于气流与声带的边缘摩擦产生断续振动,经喉咽腔共鸣而发出一串颗粒性的像冒泡泡一样的低弱声音 。
2、 为什么要练“气泡音”?
“气泡音”的练习是声乐学习中重要的基础训练 。 说话和歌唱是依靠声带的振动而产生基音,“气泡音”是声带振动的最初状态,所发出的声音是最低声区,所有的声音均原始于“气泡音” 。 通过“气泡音”可以很容易感受声音是如何“靠”在声带上的,通过“气泡音”也可以体会声带振动时的张力和对气流的阻力 。 同时,可以体会歌唱中发声的连续状态 。 由于“气泡音”所需要的气流是微弱而稳定的,所以对气息控制的训练也是很有好处的 。 通过“气泡音”的练习可以纠正有些人声音发“虚”和不稳定的弊病 。 在“气泡音”的变化中,声带是由最初的松弛逐渐拉紧,由低声区向中声区过渡,所以练习“气泡音”对加强中声区能力是一个好的方法 。 此外,练习“气泡音”可以起按摩声带的作用,当觉得嗓子劳累时,做做“气泡音”的练习,可以缓解疲劳,对喉炎和声带小结患者是康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