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声怎么配,写简单二声部规律


如何在唱歌时即兴配和声? 为旋律配和声的一般程序是:
1.通过分析旋律 , 明确旋律的调、调式和简单的曲式结构 。
2.确定从旋律开始至结束的每一个音的和弦配置 。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必须按音符的先后次序去选择和弦 。 人们通常是首先在旋律的开端、乐句的结束 , 以及那些最富于和声暗示的旋律片断上开始工作 。
这些部位的和声设计 , 有似于一个建筑物的骨架 , 会产生全局性的影响 。 骨架搭好之后 , 再根据已有的和声条件 , 去为那些尚未有明确选择的“中间地带”作和声填充 。  
和弦选择 , 是为旋律配和声的最重要的、同时也是最困难的一个环节 。 一个旋律音往往可能有多种选择 , 随着学习进程中和声材料的积累 , 这个问题会越来越复杂 。 与和弦选择直接相关的 , 还有和声节奏、和声风格等方面的问题 , 必须花大力量加以解决 。
【和声怎么配,写简单二声部规律】还有就是和声的低音设计 , 低音是四部和声的“第二旋律” , 应力求流畅、完整和富于个性 。 低音线条必须在和弦选择方案所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 同时还要受到教学进度的严格限制 , 但这正是锻炼自由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
适当的跳进(不超过八度)可以增添线条的活力 , 但不宜使用同一方向的连续跳进(以四、五度分割八度所构成的同方向跳进不在禁止之列) 。 填写内声部要以平稳、流畅为主 , 这是四部和声两个内声部进行的基本原则 。
此外 , 还必须考虑到和弦音重复与省略的正确性 , 合理的排列 , 声部的音域限制 , 避免各种不良的进行(平行八、五度 , 声部交叉 , 声部超越 , 四部同向)等问题 。
有时候 , 往往会因为某一声部进行上的困难 , 而不得不对已有的低音设计、和弦选择方案作局部的甚至是较大范围的调整 。
扩展资料:

在调性音乐中 , 和声同时具有功能性与色彩性的意义 。 和声的功能 , 是指各和弦在调性内所具有的稳定或不稳定的作用、它们的运动与倾向特性、彼此之间的逻辑联系等 。 和声的功能与调性密切相关 , 离开了调性或取消了调性 , 和声也就失去了它的功能意义 。
和声的色彩 , 是指各种和弦结构、和声位置、织体写法与和声进行等所具有的音响效果 。 和声的色彩是和声表现作用的主要因素 , 无论在调性音乐或非调性音乐中 , 它都具有重要意义 。
参考资料:

如何编配和声?基本的原则和理论是什么? 先从大三度的和声开始 , 比如甲唱 C (do)、乙唱 E(咪)、丙唱 G(So) , 和声的功能与调性密切相关 , 离开了调性或取消了调性 , 和声也就失去了它的功能意义 。
和声的色彩 , 是指各种和弦结构、和声位置、织体写法与和声进行等所具有的音响效果 。 和声的色彩是和声表现作用的主要因素 , 无论在调性音乐或非调性音乐中 , 它都具有重要意义 。
扩展资料在打破大、小调式的长期影响方面 , 广泛采用了各类中古调式、五声调式、某些民族的特殊调式、泛音音阶(同时包含增四度、小七度的大调式)、全音音阶、十二音音阶以及各类其他特殊的调式与音阶 。 这些新的调式音阶为和声的处理提供了不同于大、小调式的基础 。
在和弦结构方面力求打破传统的三度叠置原则 , 并追求以往被认为是不协和的、粗糙的和声效果 。 例如建立在半音阶基础上的高层三度叠置和弦、采用四度叠置的方法、二度密集的音群、各种附加音与任何可能的结合 , 使和声纵的音响尖锐化、紧张化与复杂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