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少女不怀春 哪个少年


“哪个少男不钟情 , 哪个少女不怀春!”这话是那位名人说的?德国诗人歌德说过:哪个男子不钟情 , 哪个少女不怀春 。 青年男女之间互相美化 , 互相吸引 , 双方都感到顺眼 , 舒服 , 所以“情人眼里出西施” 。 这时就容易出现“期待效应” , 即把自己所希望出现的特征赋予对方 , 所谓“月移云影动 , 疑是玉人来” 。 把自然景物和周围环境都打上了爱情的印记 。 热恋中的男女的“期待效应”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言辞含蓄而富有诗意 , 行为隐蔽而富有德行 , 言谈、举止、目光、表情、行为都体现出一个“爱”字;有的表现出对意中人的专一追求 , 忠贞不渝的心理特点 。 不允许第三者介入 , 容易“吃醋” 。 要知道爱情是专一的 , 友谊却是共融的 , 要尊重对方的人格 , 允许对方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 。

有的人情绪变化很大 , 热可达白热化 , 冷则骤降至冰点 。 高兴时手舞足蹈 , 笑逐颜开 , 懊恼时垂头丧气 , 无精打采 。 这种大起大落的情绪变化有时会对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 故要通过加强自身修养 , 不断进行自我完善 , 减少情绪的波动性 。

热恋时人的认识活动范围往往会缩小 , 理智分析能力受到抑制 , 习惯行为受到破坏 , 此时发生的许多事情与平时可能完全不同 。 同时由于控制自己的能力减弱 , 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 , 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 , 因而可能导致婚前性行为的发生 。

处在热恋中的青年男女应该互相尊重 , 自我尊重 , 保持爱情的纯正和贞洁 。 如果有一方失去理智 , 提出非份要求时 , 另一方要勇于启齿 , 及时提醒 , 把激情有意识地引到理想、学业、未来等广阔的领域中去 , 或者借助其它有益的身心健康的活动来陶冶情操 , 使性冲动得以升华 。
‘哪个少女不怀春 , 哪个少男不思春’这句话出自何处?是否有典故?“哪个少女不怀春 , 哪个少男不思春”这句话出自《少年哥特之烦恼》(也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杨武能译 1774年出版 。
原话是“哪个少女不怀春?哪个少男不钟情?”没有典故
1、作品简介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德国作家歌德创作的中篇小说 。 该书于1774年秋天在莱比锡书籍展览会上面世 , 并在那里成了畅销书 。
小说描写进步青年对当时鄙陋的德国社会的体验和感受 , 表现了作者对封建道德等级观念的反应以及对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少年维特爱上了一个名叫绿蒂的姑娘 , 而姑娘已同别人订婚 。 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 。 之后 , 维特又因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 , 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 。 它是歌德作品中被他的同时代人阅读得最多的一本 。
2、评价鉴赏
(1)德国思想家恩格斯:“《少年维特之烦恼》用艺术手法揭露了社会的全部腐败现象 , 指出了社会弊病中最深刻的根源 。 ”“歌德完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 , 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 。 ”
(2)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它(《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价值在于表现了一个时代的烦恼、憧憬和苦闷 。
(3)匈牙利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卢卡契《论〈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小说不仅宣告了革命的人文主义理想 , 而且同时完整地表现了这种理想的悲剧性矛盾 。 《少年维特之烦恼》不仅是18世纪资产阶级文学的一个高峰 , 而且是19世纪伟大的现实主义问题文学的第一各伟大先锋 。 资产阶级文学史如果把夏多布里昂及其同伙看作是《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文学摹仿者 , 那么 , 它是在故意贬低《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意义 。 继承《少年维特之烦恼》真实倾向的不是反动浪漫而是十九世纪里人文主义理想悲惨的衰亡的伟大描述者者巴尔扎克和司汤达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