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瑛碑和曹全碑哪个好,曹全碑和礼器碑哪个好


隶书先练哪个碑最好?曹全碑还是张迁碑?差不多吧 , 都有一定缺损 。 这两者风格不一 , 都是学隶的经典之作 。
练《曹全碑》《礼器碑》《乙瑛碑》哪个好??要是初学的话建议练《曹全碑》 , 《曹全碑》为圆笔的代表 , 用笔圆润精美 , 笔法严谨 , 波磔鲜明 , 行笔自然流畅 , 转折处已多见行书笔意 。 结体扁方 , 字型遒美质朴 , 左右伸展 , 下部开张 , 具有外柔内刚之气 。 章法字距疏朗 , 行距紧凑 , 是典型的长方格式布局 , 该碑由于出土晚 , 存字多 , 写刻精 , 法度严 , 影响大 , 学习汉碑应当作为首选 。

《礼器碑》、《乙瑛碑》均为方圆兼施类 , 用笔比较丰富 , 为汉碑中艺术较高的作品 , 特别是《乙瑛碑》 , 由于它在法度和意态中更注重后者 , 且变化莫测 , 初学不太适合 。

建议先练《曹全碑》 , 然后看情况再学习《张迁碑》、《御方碑》、《礼器碑》、《乙瑛碑》、《西狭颂》这些 。
乙瑛碑和曹全碑谁字迹完正保存的好?隶书入门最好的碑帖其实不是曹全碑 , 也不是张迁碑 , 而是乙瑛碑 。
为什么呢?下面嘉强就具体分析一下 。
一、曹全碑和张迁碑都有非常明显的风格 , 初学书法不宜选择风格过于明显的碑帖 , 这样容易形成一种定向思维 , 以为这种字体就应该是这样子的 。
经常有人说 , 你写的隶书怎么没有雁尾呢 , 这就是被单一的思维所限制住了 , 隶书并不是靠雁尾要决定的 , 而是靠一种态势 , 即使没有雁尾 , 也能一眼就看出是隶书 。
很多一开始就学曹全碑或只学曹全碑的人 , 思维里就形成了一种定势 , 认为隶书就一定要像曹全碑 , 这其实就是初学选择碑帖的问题 , 也可以说是学习范围比较窄所造成的 。
二、乙瑛碑具有隶书大部分的共性 , 是非常包容和开放的 , 由此入手 , 可以学到隶书的通用技法 , 不仅可以学到曹全碑的圆笔 , 也能学到张迁碑的方笔 , 不仅能学到瘦硬的笔法 , 也能学到宽博的笔法 , 是一举多得的 。
乙瑛碑的方笔和圆笔表现得都非常明显 , 特别是起笔之处 , 你能从中学到非常正宗的方笔技法 , 也能习到精到的圆笔方法 。
在线条的中段 , 也是方圆结全的 , 不象张迁那样以压着笔行笔为主 , 而是提按结合得非常和巧妙 , 有时纯用按笔以显方重 , 有时纯是圆笔以显立体饱满 , 有时则按中有提 , 节奏变化多端 , 线条丰富精练 。
三、乙瑛碑规整中又带有灵动 , 表面看虽然以工整为主 , 但细看就能发现很多用笔是非常生动活泼的 , 这对开拓初学者的眼界是非常有帮助的 , 是训练眼力非常好的碑帖 。
初学书法 , 训练眼力非常重要 , 因为书法就是一种视觉艺术 , 就是要靠眼睛去观察感受 , 乙瑛碑的丰富性就能训练到眼力 , 乙瑛碑的工整性又能让初学书法的同学能看清笔画的脉络 , 学起来比较容易上手 。
【乙瑛碑和曹全碑哪个好,曹全碑和礼器碑哪个好】在相背方面乙瑛碑也是相背结合的 , 虽然总体是相背为主 , 但时不时也采用相向的态势 , 特别是在一个字里 , 并不单纯用一种方式 , 而是大多以相背结合的方式进行 , 增强了字的美感和艺术性 , 让人越看越美 , 细细品来 , 总是觉得意犹未尽 。
四、先学乙瑛碑可以为后面的隶书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 因为乙瑛碑是开放和包容的字体 , 写法上并不彰显个性 , 而且融合了隶书的基本写法 , 因此为后面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
学完乙瑛碑再去学其它碑帖 , 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 比如学完乙瑛碑再去学礼器碑 , 你会对瘦硬的用笔心领神会 , 学张迁碑时会对方笔得心应手 , 学曹全碑时会对圆笔印象深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