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温室草莓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来学习下


??草莓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又叫洋莓、红莓等, 原产于南美洲, 在20世纪初引进我国 。 草莓的营养物质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 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 。 为了提高黑龙江温室草莓的种植技术, 促进草莓产业的发展 。 本文以黑龙江冬季温室草莓栽培为例, 分析了黑龙江冬季温室草莓栽培的技术要点, 即充分利用草莓的生长规律, 打破草莓自然休眠时间, 合理利用有效的光照, 精准控制所需温、湿度 。 另外在设施上, 要作高垄, 并且配置生产基质, 以达到丰产的目的 。 详情如下:
??【【种植】温室草莓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来学习下】

【种植】温室草莓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来学习下

文章插图

??1 栽植准备
??
??1.1 生产基质准备
??
??在8月初, 每667㎡准备黑土65m3、腐熟鸡粪15m3、草炭土3m3, 将三者混合在一起, 搅拌均匀, 搅拌过程中添加25kg钙肥及1500g的5%的毒辛 。
??
??1.2 温室准备(8月中旬~下旬)
??
??1.2.1 消毒
??
??对温室进行全面的消毒, 主要用含量15%的异丙威烟剂进行熏棚, 共进行两次, 每次每667㎡用量为12包(50g/包), 两次间隔的时间为3d 。
??
??1.2.2 整地
??
??平整土地, 并进行地下害虫灭杀 。 用微耕机将土地旋起, 均匀喷施5%的毒辛, 用量为5kg/667㎡, 再将土地平整后待用 。
??
??1.2.3 做垄
??
??采用石棉瓦、木方、铁线等固定设施做垄, 规格为:垄高35cm, 垄底宽50cm, 垄面宽50cm, 垄沟宽50cm, 垄长15m 。 将准备好的生产基质, 填充到垄里, 与垄高持平 。
??
??2 移栽定植
??
??8月底~9月初, 将已购置好的草莓苗, 进行消毒处理后, 栽种在做好的垄上 。 栽种后, 将温室的通风口全部打开, 使其产生冷棚的效果 。 移栽时要注意, 草莓苗要选择新叶正常开展、小叶对称、根系好的无病苗木 。 双行并行栽植时行距为20cm, 穴距30cm, 每667㎡栽植株数为9600株, 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 浅不露根”为宜 。 定向移栽, 即弓背朝外, 有利于以后花序抽出, 确保草莓花苞和果实偏向垄沟侧生长, 易于后面的管理和采摘 。 栽培过程中要及时灌水, 并以大水灌透为宜 。
??
??3 田间管理
??
??3.1 移栽后到休眠前管理(9月初~10月中旬)
??
??移栽后, 每2d左右喷水1次, 间隔一周左右再灌透水1次, 并观察缓苗情况, 及时摘除老、病、弱叶 。 这样既可以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 又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 。 在这期间也应尽早查苗及补苗, 缓苗后, 要及时做好控温、控光 。 温室温度过高, 或阳光强晒时, 及时做好遮阴及降温 。
??
??3.2 休眠期管理
??
??10月中旬, 当室外最低温度低于0℃时, 夜间将温室的所有通风口及窗户关闭, 保证温度在5℃左右, 白天时, 将通风口及窗户敞开, 连续一周左右 。 在这期间, 注意不要冻伤草莓苗, 保证其充分休眠, 并要注意保持土壤水分 。
??
??3.3 休眠后管理(10月中旬~次年5月份)
??
??3.3.1 覆盖黑地膜保温
??
??地膜能保持水分、增加地面温度, 减少果实损失, 防止污染, 以利于产量的增加 。 而采用黑色地膜, 能有效地抑制杂草, 保持水分和增加地温 。 同时起到美化环境及利于采摘的作用 。
??
??3.3.2 膜下滴灌
??
??采用膜下滴灌的节水技术, 即确保水分的充分利用, 同时也可将液体营养物质定向施撒, 满足草莓的生长需要 。
??
??3.3.3 温湿度管理
??
??草莓地面生长的温度为5~30℃, 根系生长温度为10~18℃ 。 休眠后初期要求白天维持25~30℃, 夜间以10~15℃为宜, 有利于草莓根系生长、保持草莓苗的健壮 。 空气湿度控制在60%左右, 土壤湿度在75%~80%为宜, 以利于提早开花结果 。 开花结果期白天棚温不超过20~25℃, 尽量不要超过30℃, 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膨果发育 。 夜间不低于5℃(温度调控目标为10℃) 。 相对湿度以50%左右宜, 以换气透风来调节湿度, 低温高湿的环境是最主要的致病诱因 。 春季3月份开始, 夜间气温开始回升, 夜间有时候不需要完全封闭天窗, 敞开处加一层纱网可防止蜜蜂飞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