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方的父母如何称呼,老公的爸妈官方怎么称呼( 二 )



3、高祖辈

---------------------------------------

(1)高祖:即曾祖之父,多称为高祖父,也有称为“高祖王父”、“高门” 。

(2)高祖母:指高祖之妻,或称“高王祖母” 。

4、父母

---------------------------------------

(1)父母:父母是亲属中最重要的亲属,除“父母”、“双亲”、“二老”、“爹娘”等通用的合称外还有“高堂”、“严君”、“尊亲”、“严亲”、“两亲”、“亲闱”等以及文人笔下的“所生”、“椿萱”等对父母的代称 。

(2)父、父亲: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

(3)尊:常见的敬称用语,称自己的父亲可称“家尊”,称对方的父亲则称“令尊” 。

(4)爷:对成年男子较广义的称呼,宋代开始用作对祖父之称,就用作对父亲之称,或写作“耶” 。

(5)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 。 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 。 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

(7)出母:如果自己的母亲离家之后还能相见,则称为出母 。

(8)生母:称自己的生身母亲为“生母”或 “本生母” 。

(10)家家和姊姊:是对母亲的两种特殊称呼 。

( 12 )义父:指是在自己的父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父,这个“义”字有外加、假、代、自愿等意 。

( 13 )义母:指是在自己的母亲之外再拜认某人为母 。

5、与父亲相关的亲属 

---------------------------------------

(1)诸父、诸母:是对父亲的兄弟及其妻室的统称 。

(2)世父:对父亲的兄弟的称谓,现在更多的场合是称“伯父”、“叔父”或简称“伯”、“叔” 。
偶尔将几个叔父按伯、仲、叔、季的排行次序,分别称为“伯父”、“仲父”、“叔父”、“季父” 。

(3)伯母、叔母:是对父亲的兄弟的妻室的称呼 。

(4)从父: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可统称“从父”,又可分别称为“从伯”、“从叔” 。

(5)姑:对父亲的姊妹可称为“姑”(沿用至今),又可以称为“诸姑”、“姑姊”、“姑妹”,
对已婚者一般都称为“姑母”、“姑妈”,与今不同的是偶尔也称“姑娘” 。

(6)姑父:对姑母的丈夫,既可称为“姑父”、“姑丈”,又可以称为“姑婿”、“姑夫” 。

(7)表兄弟:对姑母的子的称谓 。

(8)表姊妹:对姑母的女的称谓 。

6、与母亲相关的亲属

------------------------------------

(1)外祖父:对母亲的父亲,称其为“外祖父”(与今同),又可称为“外翁”、“外大人”、“家公”、“老爷”等 。

(2)外祖母:对母亲的母亲,称为“外祖母”、“外婆”(与今同),又称为“姥姥”、“老老”等 。

(3)舅:对母亲的兄弟,均称“舅”,在不同场合,可加上一些修饰或补充性文字,如:“舅氏”、“舅父”、“嫡舅”、“元舅”、“堂舅”等 。

(4)舅母:对舅父之妻的称谓 。

(5)姨母:对母亲姊妹的称呼,称为“从母”,则称为“姨母”,或称为“姨娘”、“姨婆”、“姨妈”等 。

(6)姨父:对姨母之夫称为“姨夫”或“姨父” 。 姨母之子女也称“表兄弟”、“表姊妹” 。

(无论是舅父之女、姨母之女,还是姑母之女,都可以以“表兄弟”、“表姊妹”相称,古人统称为“诸表” 。 )

推荐阅读